top of page

关于练琴

  • Writer: Mia
    Mia
  • Jan 10, 2022
  • 4 min read



练琴,这个事情好像是一个最基本但又折磨着或困扰过每一位音乐学生的问题。我想,如果不知道怎样练琴,那我们还怎样去展现音乐艺术的成品,去追求我们的音乐初心,去让音乐净化美化我们的生活,或是达到更高的艺术造诣呢。 回想我的学琴历程,小时候也有在练琴的时候消磨时间,想要赶快结束然后出去玩的时候。也有认真的时候,一心一意的钻研在乐曲中,丝毫都不感到枯燥,时间过的很快,每次练完琴脑细胞活跃,有时候还思考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把解决音乐问题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到一起。我想这也就是当时我体会的“从音乐中看见生活”“音乐源于生活”的一种体现吧。 因为跟随过很多位不同国家的老师学习,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我从他们每一位那里都学习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有的老师帮助我奠定了灵活独立手指的基础;有的老师帮助我教会我怎样让乐句达到自然又纯美的音色;有的老师训练我在表演和比赛中达到完整准确的音乐表达;有的老师给与我表演和作为一个演奏者的自信,并帮我建立自我检验自我审视的体系和习惯;有的老师给我讲解每一个谱面上的音符,休止或是一个小小指法等等背后的深度;有的老师让我听到钢琴不只是一个乐器,它可以模拟和表达的世间万物的音色和语气;有的老师从音乐中给我讲解生活的哲学,在把高深莫测的科学和哲学用音乐来具体表现出来。 写到这里我已经热泪盈眶,我很感谢我的每一位老师,还有那些我只有短暂学习过的音乐家,是他们铸造了今天的我。一样的方法不会适用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每一个乐曲在不一样的阶段都要有针对的练习方法。今天我现针对中级或高级的学生说一些练琴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先指出几点我们常见的不正确的一些观点: 1. 我每天练琴时间不如某某, 人家练琴时间那么长,我当然不如某某。 2. 这个地方我和老师在课上练习过了,也比以前好很多,应该回家不用太多练了。 3. 这个曲子今天练琴的时候没有很多失误,都弹(背)下来了,我不知道再练什么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有的孩子识谱慢,可是音乐感觉好;有的孩子乐感好,可是节奏感差。练琴时间长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率,所以我们不能用时间去衡量孩子的努力成果。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最适合的时间安排,只要真心付出,都会有回报。尽管我在上课时候给学生总是提出很多细节问题以及纠正的办法,可是还有许多家长反映给我孩子们在家的练琴总是有点敷衍了事,效果不尽人意。课上有限的时间里,老师帮助练习过的地方,回家要有针对的性的解决课上反馈的问题,不要从头到尾无味的反复练习,之后用同一样的方法解决相似的问题,学以致用。 那具体我们要怎样练习一个新的曲子呢? 1. 慢练,注意到所有的音符,休止符,连奏或是断奏等等每一个谱子上面标出的小细节。 2. 在练习的开始就加入表情符号,因为乐谱的构成表达了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所以练习时候也是作为整体的内容去理解吸收。 3. 分析乐句乐段,分开部分联系。多声部的时候,分声部去练习。 4. 出现了错误,就要停下来,去纠正错误,重复练习。 5. 错误的出现可以是很复杂的过程,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同时处理接受很多信息。要有耐心去分析,为什么有的地方会经常犯错误,是因为我对节奏的理解不准确?我某一只手的音与音跳跃不准确?是因为乐段和乐句的相似性,我把他们混淆了?等等这些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动脑去分析,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也只有自己最终能解决问题。 6. 用不同的速度去练习乐曲,困难的乐段要以慢练开始,然后要让曲速始终稳定如一,不可以困难就慢,简单就快。 7. 每次练琴的时候给自己设置一个小目标,不用太多,每次练琴有目的性的解决几个问题。 8. 把练琴变成生活的习惯,每天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练琴。 9. 学会用想象力去练习乐曲。音乐是抽象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每一个音符乐句每一个表情生活中的情感和事物联系起来。 10. 取人之长,补给之短。练习好的曲子,给自己录音,欣赏的角度思考自己哪里做的好与不好。还要听其他音乐家的录音,学习别人演奏中比自己做的好的地方。 最后,一点不能再强调更多的,就是:慢练! 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教琴的理念,是传达和解释给学生们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最后学以致用,如果最后他们用这些解决办法去解决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的问题,那我就太开心了。

音乐的学习是融会贯通,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的。平时我们要尽可能多去听音乐会,看音乐的书籍。写这篇文章我也想给我的学生和家长们一些简要的练琴提示,我希望大家都可以掌握聪明的方法,事倍功半的去练琴,并且享受音乐的乐趣。当然这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内容,我们大家都要继续努力,一生学习!




 
 
 

Comments


bottom of page